首頁 » 新知文摘 » 大眾科普 » 流覽內容

文昌魚,非魚

2011-04-20 19:35 10248 0 發表評論
標籤:

文昌魚 Branchiostoma lanceolatum
動物界 Animalia
脊索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
頭索動物亞門 cephalochordate

 

*具脊索動物典型特徵:成體具脊索、背部中空神經索、咽裂、肛門後的尾部*
*生物演化中,介於無脊椎與脊椎動物之間,被認為脊椎動物始祖,有海中活化石之稱*

 

@ 身體構造:
體型小,約三至五公分,身體半透明。形似魚類,但無脊椎,無頭,無鱗。鰭只有一層皮膜。雖然也用腮呼吸,但腮卻被皮膚和肌肉包裹起來,形成了特殊的圍腮腔(atrium)。沒有專門的消化系統,只有一個能跳動的、內有無色血液的腹血管和一條承接口腔及肛門的直腸。
@ 生活型態:
白天,身體後段埋入沙中,僅前端露出沙外進行濾食。
夜晚會離開沙窩到水面活動,一遇驚擾又躲回沙堆中。
@ 濾食方式:
纖毛擺動將水流喞入口中,咽裂會分泌黏液以抓取水流中的浮游生物,由纖毛推送入消化道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關於文昌魚的傳說有很多,其中兩個故事比較廣為流傳。

 

其一「朱熹筆誅鱷魚精」:
    相傳自唐朝起,潮州始有鱷魚精作惡多端,殘害百姓。至南宋年間朱熹決心為民除害,他雖苦思多日,卻想不出好方法。一天夜裡,朱熹正在同安縣衙內伏案批閱文書,鱷魚精又竄進縣城,百姓紛紛躲避。那鱷魚精只見縣衙內還亮著燈光,便竄進門去,朱熹一時不知所措,便順手從案上提起朱筆,朝著鱷魚精奮力一擲,恰巧正中鱷魚精的額頭!誰知鱷魚精,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正氣。
    縣城內的百姓,見鱷魚精已受重傷,血流如注,大伙紛紛拿起刀,端起槍,執著鋼叉,扛著弓箭,蜂擁前來追捕。追趕的百姓們萬箭齊發,刀槍齊下,這作惡多端的鱷魚精,終於一命嗚呼,沉入海底。
    鱷魚精被打死以後,在海底慢慢腐爛,全身長出許多小蟲。鱷魚的骨頭,腐爛不了,慢慢變成一塊大礁石,每逢退潮,礁石就露出海面,同安縣城百姓將這塊礁石稱作『鱷魚石』。而那些從鱷魚身上長出來的小蟲,沉入沙底,並很快繁殖,越來越多。只不過這些小蟲沒骨沒鰓,漁民覺得它既不像魚,也不像蟲,都不敢吃。直到有戶漁家在飢寒交迫中,迫不得已將小蟲撈煮來吃,沒想到味道十分鮮美!從此以後,百姓們才開始捕食這種小蟲。
    百姓們吃歸吃,卻叫不出它的名字。後來,一位老漁民說:『這小蟲每年出現一次,都在文昌君的生日(農曆二月初三)前後,我們就叫它文昌魚吧!』此外,另有一說為:朱熹擲傷鱷魚精的那隻硃砂筆,正是文昌君賜予的神筆,因此才將腐食鱷魚精身軀的小蟲命名為文昌魚。

 

比起第一個故事中兇殘成性的鱷魚精,第二個故事中的鱷魚就可愛多了!據傳文昌君在一次騎乘著巨鱷經過同安縣城西南沿海一帶時,發現附近漁民生活極為困苦,因而施法術將巨鱷口裡掉下的小蛆變為似魚的生物,好讓漁民得以捕食維生。漁民為了感念文昌君的恩惠和良善的鱷魚坐騎,因此將此種似魚的生物命名為文昌魚,又俗稱鱷魚蟲。

評論 共0條 (RSS 2.0) 發表評論

  1. 暫無評論,快來搶頭香!

發表評論 (如果有任何問題與建議,請移駕留言板發言。)

  • 

分享到社群 Linked Community
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