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新知文摘 » 大眾科普 » 流覽內容

通膨濫觴-貨幣紙鈔

2011-03-02 22:21 4715 0 發表評論
標籤:

哈囉,你見過明朝的貨幣嗎?

 

 

相信你我都知道,它至少應該不是長上面這個樣子。

從去年 9 月 25 日到今年的 7 月 26 日,位於英國倫敦的不列顛博物館( British Museum ,又稱大英博物館)推出中國明代年度展。這次的展藏當中有一件珍寶,那就是現存最早的紙鈔:公元 1375 年發行的「大明通寶」。發行紙鈔從歷史的角度去解讀,可說是一種經濟貿易進步的象徵。然而,發行紙鈔卻也是人類經濟發生通貨膨脹的開始!

 

 

「大明通寶」,就是一樣很好的例子。由於開國皇帝朱元璋,並沒有遵循承自前朝的「金銀雙元本位原則」( 見註一)濫印鈔票,明朝通膨相當嚴重。根據歷史記載,明代在成祖時期一袋米的價錢原本是 10 貫;到了仁宗卻飆漲到 25 貫。通貨膨脹惡化,加深了百姓對紙幣的不信任感。「惟用金銀,鈔滯不行」,明朝在沒有辦法的情形下,英宗只好改用銀兩。紙幣發行失敗拖垮了明朝的經濟,甚至成為導致明朝滅亡的遠因之一。

回顧歷史之餘,看看身處現代的我們:在人類放棄布雷頓森林體系(金本位制,見註二 ) 40 年後的今天,面對泡麵站上一碗台幣 50 元,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?希望美國聯準會( Fed, 地位等同各國中央銀行 )那幾位大聲疾呼「印鈔救市」的官員們,有空能到不列顛博物館走走,或許對於擬定貨幣政策能有更完整的配套。

 
 

註一:元代實行「金銀雙元本位原則」,任何發行紙鈔都有準備等值的金或銀,作為隨時兌換之用。所以紙張代表的價值相對於金或銀恆定,以保障大家對於紙幣的信心。

註二:布雷頓森林體系( Bretton Woods system ):人類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穩定貨幣的各國共同協定,以美元為基準貨幣,任何發行的美元都有準備等值的黃金,作為隨時兌換之用,與金銀雙元本位原則類似,最後由於 1970 年代多次的美元危機而瓦解。今日的鈔票已沒有任何固定的等值擔保品,全憑人類對於鈔票的信任感給予價值。

評論 共0條 (RSS 2.0) 發表評論

  1. 暫無評論,快來搶頭香!

發表評論 (如果有任何問題與建議,請移駕留言板發言。)

  • 

分享到社群 Linked Community

回到頁首